亳州新闻网讯 7月31日下午,在芦庙镇芦庙村,打井师傅魏战胜正在操作钻井机进行作业。“已经半个多月没有有效降雨了,再不补水这地里的玉米就要减产了。”种植户孙中银看着钻井机旁渗出的地下水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“这口井预计深度12米左右,出水量可达每小时20立方米,建成后可满足周边40亩农田的灌溉需求。”魏战胜说,这是他当天打的第二口井。“忙的时候,一天要打3口井。”
打井师傅魏战胜就是本村人。乡里乡亲的,打井费用收的是成本价。虽然不赚钱,但也一直很忙。“这些天,都是早出晚归。能多打一口井,就能多浇几块地。”
芦庙镇共有耕地面积7万多亩。针对当前旱情,该镇新打小口井126眼,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抗旱,缓解了旱情。芦庙镇人大主席李振表示,下一步,芦庙镇将根据旱情发展情况,持续调配打井资源,加快施工进度,并加强水源监测和管护,以确保每口井都能发挥最大效益,全力保障农业生产。
“浇过一遍了,现在正在浇第二遍。一直靠天等雨要等多长时间?旱毁了不见庄稼也不行。”在芦庙村的田间地头,抗旱的热潮扑面而来。村民赵胜利说,大伙能及时给庄稼浇上水,多亏了新打的小口井,这些井就像“及时雨”,解了大家的燃眉之急。(记者 曹晴晴)